小小的总结,又一个新的开始(中)
距离上一篇#diary已经过了4个月半年OVO(两个月前写了一部分,后来工作、梦见岛、ff14、wt让我堂而皇之地鸽到现在,想了想,这个总结还是换成上中下吧),承接上部,讲讲我研究生做的事吧,还有一些碎碎念。
好,碎碎念现在开始。
大三的抉择
到双鸭山求学算是我临时起意,遥想当时大三下,逐渐面临继续读还是直接工作这个重大抉择,同袍们摇拽不定,有点开始实习,有的开始复习准备考研,对于我而言,既没有脱离象牙塔进入社会的勇气,又受着天高任鸟飞、过上自给自足的独立生活的美好未来——不存在的,什么都要钱,我现在只想赚钱——的诱惑,于是乎做上了两手准备:买了套考研高数真题,也开始复习专业知识——现在的我看来,这两手“准备”是远远不够的,高数只是考研万里长征的第一程,“408”是我在研究生的时候才终于接触的数字,而想找工作的话,C++面向对象里面的虚函数、继承、C11特性、低层实现、python的import过程等等,现在的我还算是初学者,当时完全就呵呵了,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有学生问我C++熟不熟,这种恶心人的问题或许现在的我可以怼回去吧。
真正的转折,是大三暑假学院给我们安排的实训课,推荐我们去当地公司参加实习,不付工资的那种,好处就是实训结束有几率留下,并且可以略过面试直接实习,也算是走向社会的一趟预研课吧,教你工程,也教你办公室规则。我拿到是一个国企IT工程开发部的C#后台实习岗位,主要是维护政府网站、写写网页,带我的老师人还是挺不错的,居然是桂电出来的,与我现在的实验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学的是MVC三层结构,以及自闭的胆量,独自上班、吃饭、下班,最后做出来的是一个管理界面。但是,国企的毛病就是养老,整个部门都在摸鱼,那种安逸的气氛让我感到困惑,老师告诉我国企是分忙时和闲时,现在是闲时。虽然老师也希望我能留下来,但一想到以后就这么摸鱼下去了,这是我无法接受的,并且,最重要的是,钱给得少,而且,我成绩还过得去,有个保送名额。于是,敲定,研究生必须读个。
那么,去哪里读呢,钱给得多的、IT行业发达的、一线城市:北上广深,北方我真心不喜欢,深圳没啥高校,上海、杭州要top15和top10,我作为top20、没啥项目、“在愉快中”学习的,根本没有竞争能力,武汉感觉不怎么样,当时对研究所也没啥概念,觉得读研究生得去高校读,挑来选去,还是广州双鸭山吧,报个夏令营就过去了。夏令营住得好、吃得好,粤菜果然精致又好吃,气候也宜人,刚好以前喜欢的人也励志考双鸭山,美滋滋啊。所以也没啥好选的,南京报了但没去,也放弃去孵蛋了,时间有冲突,保不了大不了再考嘛,欸,当时还是天真了,考研我是绝对不会去考的,所以叫命悬一线也不为过,还好还好,双鸭山要我,不过是个专硕。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,最大的不同是学习时间,前者两年、后者三年,多一年学到的东西绝对是多很多的,还是得看自己想不想学,我总觉得专硕有低人一等的感觉,但看起来我读的专硕获得的东西比三年的还是要多些,研究生还是得看自己。
实验室面试
选实验室就是选导师、选研究方向,实际上报考的专业是什么并不重要。实验室还是早早地去谈最好,最好就在夏令营快结营的时候去谈,跟找工作差不多,不巧畏难情绪作祟,我是等到快入学的时候才去选导师的,又是有惊无险,还好选到的导师算是很有底蕴的。选导师或者叫选老板,一是看他的资历高不高,资历高的虽然没精力管你,但底下有一票小老板、或者博士生可以带你;二是看他近期发表的文章多不多。通常资历高的、近期文章少,因为资历与文章数挂钩,资历高的老板不需要更多的文章去充实自己的资历,而是讲文章下发给小老板、博士生。换句话说,一般教授级别的、近期文章较少,讲师、副教授级别的、为了升副教授、教授而狂发文章。所以我选了个狂发文章的副教授和一个讲师,分别去谈,第一个副教授所在的实验室团队太过火爆,直接面试就把我刷下去了,这些文章123就是当时面试的时候让我汇报的东西,第二个讲师也比较火爆,他的名额以及满了,所以他把我推荐给了他的老板——我的大老板——研究中心的一位教授——王老师,王老师可是很有底蕴的,她首先是个博导,手下有两位副教授和一位讲师以及一票博士生,她作为我的第一导师,让副教授林老师当我的第二导师,并且分配给我博士生汪师兄作为我的第三导师,因此放羊绝对是不可能的,可喜可贺、可喜可贺。
研究记录
关于研究生做的事情,先罗列如下,可惜有些没把我的名字挂上,我可是出了老大力的,呜呜呜。细节在下篇总结里面详谈吧。
[1] Wang F , Lin S , Wu H , et al. Data-driven method for sketch-based 3D shape retrieval based on user similar draw-style recommendation[C]// SIGGRAPH ASIA 2016 Posters. ACM, 2016.
[2] Wang F , Lin S , Luo X , et al. A Data-Driven Approach for Sketch-Based 3D Shape Retrieval via Similar Drawing-Style Recommendation[J]. Computer Graphics Forum, 2017, 36(7):157-166.
[3] Ruomei Wang, Junkun Jiang, Shujin Lin and Fei Wang. An Edge Feature Extraction Algorithm for Sketch Retrieval[C]// The 12th Conference on China Computer Graphics (Chinagraph), 2018.
[4] Wang F, Lin S, Luo X, et al. Query-by-sketch image retrieval using homogeneous painting style characterization[J]. 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, 2019, 28(2): 023037.
[5] Junkun Jiang, Ruomei Wang, Shujin Lin and Fei Wang. SFSegNet: Parse Freehand Sketches using Deep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[C]// 2019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(IJCNN). IEEE, 2019: 1-8.
[6] Fei Wang, Shujin Lin, Hanhui Li, Hefeng Wu, Junkun Jiang, Ruomei Wang, Xiaonan Luo. Multi-column Point-CNN for Sketch Segmentation[J]. Neurocomputing, 2019.
[7] Wang F, Lin S, Wu H, et al. SPFusionNet: Sketch segmentation using multi-modal data fusion[C]//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(ICME). IEEE, 2019: 1654-1659.
[1] Junkun Jiang, Shujin Lin and Fan Zhou. 2019. An image retrieval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hand-drawn style recommendation. CN109308324A, filed 2018-09-08, and issued 2019-02-05.
[2] Fei Wang, Shujin Lin, Fan Zhou and Junkun Jiang. 2019. An image retrieval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hand-drawn contour map matching. CN109145140A, filed 2018-09-08, issued 2019-01-04.
小结
现在工作,每天都8点多回来,提不起劲,也比较浮躁,没心思动电脑,是不是去搞个平板看看电子书,看看pdf?以前的kindle看pdf还是有点不方便,且不能进行批注,而且回家我也不想带电脑,但还是得带个有屏幕、可交互的电子设备,嗯。吾日三省吾身,看来这句话不假,很实在,写于2020庚子年年前。